- Forever Young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tag/esxi/ Share Happiness,Enjoy Life~ Wed, 01 Jan 2025 08:44:26 +0000 zh-Hans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8.3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cropped-lovely-ina512-1-1-150x150.png - Forever Young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tag/esxi/ 32 32 ESXI显卡直通翻车事故及nvidia-smi错误解决方案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personal/esxi%e6%98%be%e5%8d%a1%e7%9b%b4%e9%80%9a%e7%bf%bb%e8%bd%a6%e4%ba%8b%e6%95%85%e5%8f%8anvidia-smi%e9%94%99%e8%af%af%e8%a7%a3%e5%86%b3%e6%96%b9%e6%a1%88/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personal/esxi%e6%98%be%e5%8d%a1%e7%9b%b4%e9%80%9a%e7%bf%bb%e8%bd%a6%e4%ba%8b%e6%95%85%e5%8f%8anvidia-smi%e9%94%99%e8%af%af%e8%a7%a3%e5%86%b3%e6%96%b9%e6%a1%88/#comments Fri, 28 Jun 2024 03:54:26 +0000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?p=6521 前言 最近把之前的N5105工程机闲鱼出掉了,就为了准备一台设备,可以更多的PCIE槽可以插显卡做显卡直通解码用,也可以插万兆网卡做万兆内网。 因此,特地重新配了一台电脑,买了Intel X710-DA4的网卡,再把之前淘汰下来的GTX1060显卡插上。 为什么选择台式机,而不是服务器? 服务器吵啊!个人理解,好比家装和工装的区别,台式机就是家装,各个设备都比较好点,尤其是风扇明显声音小得多,服务 […]

ESXI显卡直通翻车事故及nvidia-smi错误解决方案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前言

最近把之前的N5105工程机闲鱼出掉了,就为了准备一台设备,可以更多的PCIE槽可以插显卡做显卡直通解码用,也可以插万兆网卡做万兆内网。

因此,特地重新配了一台电脑,买了Intel X710-DA4的网卡,再把之前淘汰下来的GTX1060显卡插上。

为什么选择台式机,而不是服务器?

服务器吵啊!个人理解,好比家装和工装的区别,台式机就是家装,各个设备都比较好点,尤其是风扇明显声音小得多,服务器图一个便宜,扩展性能会更强一点,但是台式机主板能满足我的个人需求就行了。

关于直通

对于ESXI8.0来说,直通其实非常简单,仅需在设备管理页面切换直通即可,而且无需重启。

过程

如上所示,在列表中设备已经切换为直通状态。

但是在实际给虚拟机安装驱动时,驱动反复安装不上。

Part.1

第一次是直接给Ubuntu Server安装驱动,Ubuntu的驱动安装网上教程也很多,无非就是

配置虚拟机配置文件:

hypervisor.cpuid.v0 = FALSE

屏蔽nouveau:

vim /etc/modprobe.d/blacklist-nouveau.conf

添加:

blacklist nouveau
options nouveau modeset=0

更新内核并重启:

sudo update-initramfs -u
sudo reboot

接着正常安装下载的Nvidia驱动。

安装完成后,正常情况下通过 nvidia-smi 可以查看到显卡相关的信息。

但是我的提示是: No Device Found 或者 NVIDIA-SMI has failed because it couldn‘t communicate with the NVIDIA driver

Part.2

根据显示的错误,在网上搜索了一大堆的文章,有使用 dkms 的,也有匹配内核版本的,始终无法解决问题。

实际排查问题过程中,重新安装了 Ubuntu Server 22.04 Ubuntu Server 24.04 Debian 以及 Ubuntu Desktop ,在Debian和Ubuntu Desktop这种有图形界面中,可以看到驱动安装上了,但是通过 nvidia-smi 始终报错。

Part.3

之后又猜想是不是下载的驱动版本不对,于是又在官网下载了各种不同版本:555,550,535,470等,每个版本都试着安装一遍。

可惜的是,问题依旧!

Part.4

后来,又在Bilibili中搜索相关视频的时候在想,干脆在Windows虚拟机中试试能不能安装驱动,毕竟Windows使用的最多,安装驱动这么简单的事情,步骤肯定不会错。

于是又装了Windows虚拟机,在其中装上驱动后,在设备管理界面可以正常看到显卡了,但是任务管理器中并没有GPU栏目,而且重启之后,设备管理器界面的显卡有个黄色感叹号,显示 错误代码43

崩溃了。

Part.5

当时实在太晚了就躺床上想,猜测还有一个可能是不是 PCIE插槽的通道和NVME插槽的通道共享带宽,导致显卡无法正常被识别。

这里我排除了显卡供电不足的问题。

于是干脆再从床上爬起来,卸掉了一条M.2硬盘,问题又来了,不知道是不是拿掉硬盘导致ESXI系统无法启动了(猜测,未排查)。只能重装系统再来一遍

最后的结果真的是Shit!!!问题依旧!

Part.6

最后的最后,实在没办法了,想换PVE,但是我觉得问题应该还是一样。

难道是因为GTX1060是消费级显卡,无法被直通使用吗?

甚至搞得我想搞个专业级的显卡了。。。

最后,不知道看了多少篇文章之后,看到一篇文章,里面提到:

核显直通后在Win10下驱动错误,代码43(据说其它系统可以直通,但不能显示)

想直通独显,需要在bios屏蔽核显,否则可能无法启动或蓝屏(有的主板没这个限制)

NVIDIA显卡直通需要配置hypervisor.cpuid.v0 = FALSE,否则驱动错误,代码43

ESXi7.0以后切换显卡直通不需要重启,但是已经直通显卡再重启会导致直通失败,手动切换两次可恢复。这个BUG导致直通显卡的虚拟机是无法开机自动启动的。

作者:Rakutens

链接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acbc255bcebb

对于我来说,最重要的一条就是:想直通独显,需要在bios屏蔽核显,否则可能无法启动或蓝屏(有的主板没这个限制)

Part.7

重新连接显示器,进入BIOS把iGPU给屏蔽了。

问题终于得到解决。

必须注意的一点:显示器连接的是独立显卡的插口,不能连接板载显卡接口,不然怎么设置都是无用的。

最后

就这一个小问题,把我折腾的不要不要的。家里的网络被我搞得家人意见非常大。

网上查下来的各种方法大多都是没有用的,不得不感叹我国的网络环境真的是太差了。大部分内容都是照抄搬运,都不是自己测试使用过的就往上面搬。

中间走了太多弯路,心累,写篇文章记录一下这个事情。

附:完整直通流程(以Ubuntu Server为例)

第一步:显卡直通

(提前屏蔽iGPU就不说了)

ESXI主机界面-管理-硬件-PCI设备,选择需要直通的设备,切换直通。

第二步:创建虚拟机

正常的创建流程,在【编辑设置】界面,添加需要直通的PCIE设备,内存选项勾选【预留所有客户机内存(全部锁定)】,创建后再次编辑虚拟机,在虚拟机选项-高级-编辑配置,添加以下参数:

hypervisor.cpuid.v0         False   #必须
pciPassthru.use64bitMMIO    True    #非必须
pciPassthru.64bitMMIOSizeGB 32      #非必须,张显卡,值为32;如果是多张显卡,设置值为64

第三步:安装驱动

一、正常安装完系统后更新:

apt update
apt upgrade

二、屏蔽nouveau:

vim /etc/modprobe.d/blacklist-nouveau.conf

添加:

blacklist nouveau
options nouveau modeset=0

三、更新内核并重启:

sudo update-initramfs -u
sudo reboot

四、安装依赖

这一部分网上很少涉及,不安装的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警告或者错误。

sudo apt install build-essential pkg-config xorg-dev xorg libvulkan1 libglvnd-dev

五、安装Nvidia驱动

官网搜索相对应的显卡型号并下载驱动,一般为 .run 格式。

上传至系统,赋予权限:

chmod +x NVIDIA-Linux-x86_64-xxx.xx.run

运行安装:

bash NVIDIA-Linux-x86_64-xxx.xx.run

安装完成后即可通过 nvidia-smi 查看显卡信息。

对于网上一堆乱七八糟的教程,说什么安装需要添加一些参数:

-no-x-check -no-nouveau-check -no-opengl-files -m=kernel-open

我只能说:一个都不要加!

第四步:安装NVIDIA Container Toolkit(非必须)

NVIDIA Container Toolkit 是一个包的集合,它将容器运行时(如 Docker)与主机上 NVIDIA 驱动程序的接口包装在一起,允许用户构建和运行 GPU 加速的容器。它包括一个容器运行时库和一些工具,可以自动配置容器来利用 NVIDIA GPU3。

也就是如果想让Docker也能使用显卡相关功能,需要安装。

具体配置参考:Installing the NVIDIA Container Toolkit

输入几条命令即可:

  1. 配置生产存储库:

    curl -fsSL https://nvidia.github.io/libnvidia-container/gpgkey | sudo gpg --dearmor -o /usr/share/keyrings/nvidia-container-toolkit-keyring.gpg \
      && curl -s -L https://nvidia.github.io/libnvidia-container/stable/deb/nvidia-container-toolkit.list | \
        sed 's#deb https://#deb [signed-by=/usr/share/keyrings/nvidia-container-toolkit-keyring.gpg] https://#g' | \
        sudo tee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nvidia-container-toolkit.list

    (可选)将存储库配置为使用实验包:

    sed -i -e '/experimental/ s/^#//g'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nvidia-container-toolkit.list
  2. 从存储库更新软件包列表:

    sudo apt-get update
  3. 安装 NVIDIA Container Toolkit 软件包:

    sudo apt-get install -y nvidia-container-toolkit
  4. 配置 Docker

    sudo nvidia-ctk runtime configure --runtime=docker
  5. 重启 Docker

 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
  6. 使用以下 sudo nvidia-ctk 命令进行配置 /etc/nvidia-container-runtime/config.toml

    sudo nvidia-ctk config --set nvidia-container-cli.no-cgroups --in-place

Over~

ESXI显卡直通翻车事故及nvidia-smi错误解决方案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https://www.luxiyue.com/personal/esxi%e6%98%be%e5%8d%a1%e7%9b%b4%e9%80%9a%e7%bf%bb%e8%bd%a6%e4%ba%8b%e6%95%85%e5%8f%8anvidia-smi%e9%94%99%e8%af%af%e8%a7%a3%e5%86%b3%e6%96%b9%e6%a1%88/feed/ 1
黑群晖的安装和设置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%e9%bb%91%e7%be%a4%e6%99%96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%e9%bb%91%e7%be%a4%e6%99%96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#respond Thu, 09 Nov 2023 04:43:50 +0000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?p=6178 前言 本文是基于ESXI系统下面安装黑群晖。 前期准备 群晖固件 黑群晖需要两份文件,一个是arpl编译,另一个是DSM固件。 arpl编译系统:https://github.com/wjz304/arpl-i18n/releases DSM固件:https://www.synology.cn/zh-cn/support/download 其他工具 StarWind V2V Image Conve […]

黑群晖的安装和设置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前言

本文是基于ESXI系统下面安装黑群晖。

前期准备

群晖固件

黑群晖需要两份文件,一个是arpl编译,另一个是DSM固件。

arpl编译系统:https://github.com/wjz304/arpl-i18n/releases

DSM固件:https://www.synology.cn/zh-cn/support/download

其他工具

StarWind V2V Image Converter 镜像转换工具

官方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starwindsoftware.com/tmplink/starwindconverter.exe

创建虚拟机

设置基本和安装OpenWrt类似:

由于这次使用350G的硬盘,所以创建的时间也会更长,耐心等待两分钟

安装

导入引导编译镜像

打开虚拟器编辑界面,可以看到多了给 1G 的硬盘:

打开【StarWind V2V Converter】软件,这边也是和写入OpenWrt类似:

编译引导

启动虚拟机,会自动启动编译程序:

打开界面显示的地址 http://10.0.0.105:7681 ,进行编译。

选择型号:

选择版本:

编译引导:

这边可以选择 Choose a language 找到 zh-CN 切换为中文界面。

编译完成后,选择 Boot the loader 启动引导:

引导已经启动后,根据上面提示,访问 http://10.0.0.105:5000 进入群晖的安装界面。

系统安装

这边大概确实要等6~10分钟。

这边建议是选择手动安装,选择自动安装也可以。

今后在群晖有新版本发布后,需要等大神的引导程序更新后,我们再进行更新。

后面就是正常的配置流程了,自行根据提示配置即可。

最后

之前预定的群晖IP地址为:10.0.0.3,可以在群晖的【控制面板】-【网络】-【网络界面】直接设置:

也可以在iKuai的【网络设置】-【DHCP终端列表】中找到10.0.0.105,然后点击【加入静态分配】:

然后切换到【DHCP静态分配】,点击【编辑】,更改终端IP为 10.0.0.3,重启群晖。

黑群晖的安装和设置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%e9%bb%91%e7%be%a4%e6%99%96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feed/ 0
OpenWrt的安装和设置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openwrt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openwrt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#respond Thu, 09 Nov 2023 04:35:51 +0000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?p=6177 前言 本文是基于ESXI系统下面安装OpenWrt。 前期准备 OpenWrt固件 这边可以自行选择固件下载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各个大神自行编译的自用固件,里面集成了很多以及装好的应用,安装后直接使用就可以;另一类是官方原版固件,里面只有最基础的功能,扩展功能需要自行安装。 需要注意的就是:大神编译的固件一般都是基于LEDE大神的源码,用起来会比较简单方便,而官方原版的各种功能都需要自行添加 […]

OpenWrt的安装和设置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前言

本文是基于ESXI系统下面安装OpenWrt。

前期准备

OpenWrt固件

这边可以自行选择固件下载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各个大神自行编译的自用固件,里面集成了很多以及装好的应用,安装后直接使用就可以;另一类是官方原版固件,里面只有最基础的功能,扩展功能需要自行安装。

需要注意的就是:大神编译的固件一般都是基于LEDE大神的源码,用起来会比较简单方便,而官方原版的各种功能都需要自行添加,会非常考验折腾能力。

这边以官方原版固件为使用基准。

官方网站:https://downloads.openwrt.org/releases/

  • combined-ext4.img.gz:rootfs工作区存储格式为ext4。

  • combined-squashfs.img.gz:squashfs相当于可以恢复出厂设置的固件,如果使用中配置错误,可直接恢复默认设置。

  • generic-rootfs.tar.gz:rootfs的镜像,不带引导,可自行定义用grub或者syslinux来引导。

  • rootfs-ext4.img.gz:rootfs的镜像,不带引导,可自行定义用grub或者syslinux来引导,需要存储区是ext4。

  • rootfs-squashfs.img.gz:rootfs的镜像,不带引导,可自行定义用grub或者syslinux来引导,如果使用中配置错误,可直接恢复默认设置。

其他工具

StarWind V2V Image Converter 镜像转换工具

官方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starwindsoftware.com/tmplink/starwindconverter.exe

创建OpenWrt虚拟机

参考之前安装iKuai的文章。

具体配置如下:

完成后不要启动虚拟机,因为还没有写入镜像,无法启动。

打开 【StarWind V2V Converter】 程序,按照如下步骤将 OpenWrt 的镜像文件写入虚拟机:

完成后,打开OpenWrt虚拟机的电源。

跑完码后按几下回车看看,当出现如下界面就表示已经加载完毕了。

有一说一,官方版本的OpenWrt加载速度特别快

在命令行位置输入以下代码后回车:

vim /etc/config/network # vim是编辑,/etc/config/network 是路径下面的网络配置文件

光标移到 192.168.1.1 后面,按 i 进入编辑模式,删除键删除 192.168.1.1,重新输入我们的OpenWrt地址:10.0.0.2,这时按 Esc 键退出编辑模式,在英文状态的书写模式下,输入 :wq 回车(保存并退出命令,在左下角会有显示)。

有些可能是版本原因,无法输入 :wq,那么也可以在大写模式下连续按两下 Z 键。

然后输入 reboot 进行重启。

配置OpenWrt

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10.0.0.2 ,即可打开OpenWrt管理界面,首次登录密码为空。

网络设置

点击顶部的 【Network】-【Interfaces】,找到【lan】接口右侧的 Edit 进行编辑:

在 【General Settings】 界面, IPv4 Gateway 设置为 10.0.0.1 (爱快的网关);

在 【Advanced Settings】 界面:

Use custom DNS servers 任意添加一个公共DNS,这边填写腾讯的119.29.29.29

IPv6 assignment length 指定64位,IPv6 suffix 填写 ::1

在 【DHCP Server】 的【General Setup】界面,勾选 Ignore interface (忽略该接口,不进行DHCP服务);【Advanced Settings】界面,取消勾选 Dynamic DHCP;【IPv6 Settings】界面,勾选 Designated master 并且 RA-Service 以及 DHCPv6-Service 选择 disabled

点击下方的 【Save】,回到 【Interfaces】界面,点击下方的 【Save & Apply】。

再次点击上方的 【Network】-【Diagnostics】(网络诊断),任意点击一个按钮测试下网络通不通:

大功告成!

软件源设置

OpenWrt的服务器在国内访问速度比较慢,有时会失效或者地区原因无法连接,更换到国内的软件源,这样能更快的访问和下载。

点击上方的 【System】-【Software】,点击 【Configure opkg…】 按钮。

/etc/opkg/distfeeds.conf 栏内的地址更换为以下任一国内源地址。

阿里云

src/gz OpenWrt_core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targets/x86/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base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base
src/gz OpenWrt_luci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luci
src/gz OpenWrt_packages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routing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routing
src/gz OpenWrt_telephony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telephony

腾讯云

src/gz OpenWrt_core https://mirrors.cloud.tencent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targets/x86/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base https://mirrors.cloud.tencent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base
src/gz OpenWrt_luci https://mirrors.cloud.tencent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luci
src/gz OpenWrt_packages https://mirrors.cloud.tencent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routing https://mirrors.cloud.tencent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routing
src/gz OpenWrt_telephony https://mirrors.cloud.tencent.com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telephony

清华大学

src/gz OpenWrt_core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targets/x86/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base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base
src/gz OpenWrt_luci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luci
src/gz OpenWrt_packages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routing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routing
src/gz OpenWrt_telephony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telephony

中科大

src/gz OpenWrt_core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targets/x86/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base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base
src/gz OpenWrt_luci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luci
src/gz OpenWrt_packages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routing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routing
src/gz OpenWrt_telephony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2.03.5/packages/x86_64/telephony

更换源前要确保你的系统版本以及cpu架构与上述一致,以上展示的为OpenWrt 22.03.5 x86_64架构软件源

点击页面中的 【Update lists…】:

显示 Signature check passed. 即表示签名检查通过。

中文设置

接上述步骤,点击【Update lists…】后,在【Filter:】栏目输入 zh-cn ,下面得到一个结果:

点击 【Install…】 进行安装:

一般来说,建议勾选 Allow overwriting conflicting package files ,也就是允许覆盖受冲突的软件包

安装成功后,刷新页面即可以变为中文页面。

其他设置

在【系统】-【系统属性】页面,常规设置,时区选择 Asia/Shanghai

在【系统】-【管理权】页面,路由器密码,自行设置。

IPv6设置

在【网络】-【接口】界面,有个现成的 【wan6】接口,点击【编辑】:

【常规设置】的 设备,选择 @lan

【高级设置】的 IPv6 分配长度,选择 64IPv6 后缀 填写 ::1

【防火墙设置】的 创建/分配防火墙区域,选择 lan:

保存并应用。

已经分配到IPv6地址了,在【网络】-【网络诊断】界面,使用 【IPv6 Ping】 测试一下!

安装结束

至此,OpenWrt的安装配置算是结束了。

有一些配置其实不是很好,比如 DNS的设置,就填了一个腾讯的公共DNS地址,是因为接下来的方案会对这块进行优化,所以暂时只要保证能上网就行。

OpenWrt的安装和设置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openwrt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feed/ 0
iKuai的安装和设置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ikuai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ikuai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#respond Thu, 09 Nov 2023 04:26:05 +0000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?p=6176 前言 本文是基于ESXI系统下面安装iKuai。 前期准备 iKuai分为32位和64位版本,一般来说,下载32位的即可;内存足够的话,下载64位的也可以。 官方固件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ikuai8.com/component/download 创建iKuai虚拟机 在ESXI的后台,创建/注册虚拟机; 名称自定,操作系统系列选择 Linux ,操作系统版本选择 其他6.x或更高版本 […]

iKuai的安装和设置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前言

本文是基于ESXI系统下面安装iKuai。

前期准备

iKuai分为32位和64位版本,一般来说,下载32位的即可;内存足够的话,下载64位的也可以。

官方固件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ikuai8.com/component/download

创建iKuai虚拟机

在ESXI的后台,创建/注册虚拟机;

名称自定,操作系统系列选择 Linux ,操作系统版本选择 其他6.x或更高版本Linux(64位)

在自定义设置界面:

  1. 点击【添加其他设备】,选择【PCI设备】,添加2次。(即添加两个直通的网口,我这边直通了 eth1eth2

  2. 内存、CPU设置

    CPU核心全给,内存2-4G就够了,设备内存比较多就给了6G。

    预留所有客户机内存(全部锁定):顾名思义,勾选后系统会锁定相应内存给虚拟机,避免出现宿主机内存不足的时候影响到虚拟机的运行。

    有直通设备的情况下必须勾选:预留所有客户机内存(全部锁定)!

  3. 硬盘设置

    大小2G足够,【磁盘置备】选择【厚置备,置零】,【控制器位置】选择【SATA控制器】,不需要【SCSI控制器】,可以直接删除。

  4. CD/DVD驱动器

    选择【数据存储ISO文件】,点击【浏览】,选择之前下载的 爱快ISO镜像。

  5. 虚拟机选项

    在【引导选项】-【固件】,取消勾选【是否为此虚拟机启用UEFI安全引导】。

    引导模式可以选择 EFI 或者 BIOS。

安装iKuai

打开虚拟机,放大其内置显示界面。

是否安装UEFI引导模式:y

选择1:将系统安装到硬盘1 sda

是否将系统安装到硬盘sda:y

重启后进入控制台界面。

配置iKuai

输入【1】,设置网卡绑定:

通过配置其中直通的两个Intel网口的属性:

set lan1 eth1
set wan1 eth2

直通的2个网口,eth2 ,作为 WAN口,连接光猫; eth1,作为 LAN口,连接下级交换机或者AP。

输入 q ,回车,返回主菜单。

在主菜单,输入 【2】,设置LAN/WAN地址。然后接着输入【0】设置LAN1地址,即管理地址,之前确定的 10.0.0.1

操控台这边的设置就完成了。

iKuai网页端设置

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10.0.0.1 ,即可打开iKuai管理界面,首次登录账户名和密码都为 admin ,登录后强制修改密码。

联网设置

打开【网络设置】-【内外网设置】,根据自身网络类型选择【接入方式】。

这边涉及到光猫的模式,简单分为 光猫拨号 以及 光猫桥接。

光猫拨号即光猫自身带路由拨号上网,相当于光猫是主路由。强烈建议改成桥接。(联系营业厅即可)

光猫桥接即光猫只负责光电转换,不负责其他功能,光猫的负荷小,更加稳定。由后端路由器负责拨号上网。

以我的宽带为例,光猫为桥接,【接入方式】就需要选择【ADSL/PPPoE拨号】,填入宽带的账号密码,,点击底部的【保存】,稍后即会自动联网。

DHCP服务

接着打开 【DHCP服务端】,默认是关闭的,点击【添加】。

客户端地址10.0.0.6~10.0.0.255 以内都可以随便填写

网关10.0.0.1 暂时填写自己的网关,后续会指向OpenWrt的网关

DNS:随意填写几个公共DNS即可,后续会走OpenWrt的DNS

保存后,点击【重启DHCP】服务。

IPv6

如果宽带支持IPv6,建议开启。

打开【网络设置】-【IPv6】-【IPv6设置】,外网配置,wan1接口,点击【编辑】:

内网配置,点击【编辑】:

其他

回到首页,发现还有一个灰色的未运行接口 eth0 ,将这个接口桥接至 lan1 上面。

点击 eth0,打开高级设置,扩展网卡中将 eth0 打勾即可,保存。

安装结束

至此,iKuai的安装已经结束了,现在已经可以正常上网了。

资料:磁盘类型

SATA控制器

如果要把这个磁盘当作普通家用电脑里面的SATA硬盘来用的,选这个。

SCSI控制器

  • BusLogic parallel——总线逻辑并口

  • LSI Logic parallel——LSI 逻辑并口

  • LSI Logic SAS——LSI 逻辑串口

  • VMware Paravirtual——VMware 准虚拟

BusLogic是对IDE的模拟,主要是为了兼容一些老的系统。

LSI Logic SAS是默认,比LSI Logic 并行性能要好一些。

VMware 准虚拟(VMware ParaVirtual ,PVSCI)是VMware自己做的虚拟机SCSI控制器,它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去模拟一个第三方产商的SCSI控制器,直接把Driver发送过来的SCSI命令直接发送给VMKernel进行I/O处理,中间少了一层SCSI控制器的模拟过程,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CPU的开销。尽管VMware 准虚拟具有高性能,但在一些场合下是不能使用的,比如虚拟机启用了容错功能(需要在集群中),或者虚拟机将用于做微软集群服务(MSCS)等。

资料:磁盘置备

厚置备延迟置零

举例,创建的磁盘为200GB大小,如果选择厚置备延迟置零,VMware会在整个磁盘中划分一个200GB的空间专用于此虚拟机,故会创建一个200GB的vmdk文件,但由于是延迟置零,故假如目前只用到了50G空间,VMware会先zero(置零)这50G空间,后面150G空间会等到用到的时候再zero(置零),这种工作机制会对磁盘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厚置备置零

举例,如下图,本次创建的磁盘为200GB大小,如果选择厚置备置零,VMware会在整个磁盘中划分一个200GB的空间专用于此虚拟机,故会创建一个200GB的vmdk文件,由于是置零模式,故VMware会将这200GB的空间全部进行zero(置零)工作,故创建磁盘时比其它两种模式花的时间都要长,这种机制的磁盘的性能是最好的,因为这就好像是给虚拟机挂载了一块独立的硬盘,硬盘上的空间也全部属于该虚拟机,且提前也都已经格式化好,后期不管随着数据怎么增长,都可以直接使用这200G的空间,没有zero(置零)的操作了。

Thin Provision(精简置备)

举例,创建的磁盘为200GB大小,如果选择Thin Provision(精科置备),VMware会在整个磁盘中划分一个200GB的置备空间,但此200GB没有从整个磁盘中真正划出来,它的vmdk文件在虚拟机刚创建时可能为0KB,以后随着虚拟机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大,再给它划分更多的空间,直至200GB全部给这虚拟机。就好像是给虚拟机挂载了一块空间会不断变化的硬盘,开始很小,后期会根据你的使用情况不断的增长空间。

故选择精简置备时,有个好处是,可以创建更多的虚拟机,如创建10个虚拟机,每个虚拟机创建(置备)了200GB空间,那就是2000GB,但整个磁盘可能只有1000GB,但也能成功创建,因为置备的2000G,VMware没有真正给每个虚拟机200G,而是在以后不断的使用中慢慢增长至200G,所以选择精简模式,很容易出现整个磁盘卷空间爆满的情况,导致虚拟机运行不正常。

根据这三种类型的磁盘的了解,磁盘的性能排序应该是:厚置备置零>厚置备延迟置零>Thic Provision(精科置备)。

厚置备置零和厚置备延迟置零对磁盘空间的使用最快,Thic Provision(精科置备)最节省磁盘空间,但也容易出现磁盘“爆仓”的危险。

iKuai的安装和设置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ikuai%e7%9a%84%e5%ae%89%e8%a3%85%e5%92%8c%e8%ae%be%e7%bd%ae/feed/ 0
ESXI系统安装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esxi%e7%b3%bb%e7%bb%9f%e5%ae%89%e8%a3%85/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esxi%e7%b3%bb%e7%bb%9f%e5%ae%89%e8%a3%85/#respond Thu, 09 Nov 2023 04:10:53 +0000 https://www.luxiyue.com/?p=6175 关于虚拟机 虚拟机(Virtual Machine) 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、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。在实体计算机中能够完成的工作在虚拟机中都能够实现。通过将多台虚拟机放置在一台计算机上,可以仅在一台物理服务器或 “主机” 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。 目前主流的虚拟化系统有: Vmware ESXI Proxmox VE,即PVE(核心为KVM),开源项目 UNR […]

ESXI系统安装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关于虚拟机

虚拟机(Virtual Machine) 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、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。在实体计算机中能够完成的工作在虚拟机中都能够实现。通过将多台虚拟机放置在一台计算机上,可以仅在一台物理服务器或 “主机” 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。

目前主流的虚拟化系统有:

  1. Vmware ESXI

  2. Proxmox VE,即PVE(核心为KVM),开源项目

  3. UNRAID,(核心为 KVM),收费

  4. 微软 Hyper-v

这边简单介绍一下 ESXI 以及 PVE,另外两个接触的不是很多,就算windows上带的Hyper-v也基本上没怎么用过(使用过一次,由于设置较vmware繁琐就劝退了)。

ESXi 是 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 套件之下重要组件。是一款优秀的服务器级别的虚拟机。前身是 ESX,依赖 Linux 源码,后来抛弃 Linux 源码做成了 ESXi。整个产品商用气息浓重,界面清晰易用,但硬件兼容性较差(主要面向服务器),没什么扩展性,ESXi 不依赖于任何操作系统,直接安装在裸机上,它本身就可以看作一个操作系统,然后可以在它上面安装其他系统。

PVE 全称 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,是基于 Debian 的 Linux 系统,虚拟机内核为 KVM。硬件兼容性优秀。界面功能不强,很多操作要靠命令行,但扩展能力几乎是无限的。

这两个基本上处于伯仲之间,看个人喜好。

前期准备

硬件

一台电脑(一般是一台闲置电脑或者小型的工控机)

软件

ESXI

ESXI版本相差不大,7.0或者8.0都可以,但是需要看一下你的网卡是否在其版本的兼容性列表中。

兼容性检查:https://www.vmware.com/resources/compatibility/search.php?deviceCategory=software&testConfig=16

如果ESXI不支持你的网卡,那么需要自行封装驱动,这一步不会很难,网上也有很多教程。

Bing Search esxi网卡驱动封装

当然,还要一种方法就是下载网上有人打包好各类网卡的ESXI程序

官方的下载流程:(该步骤可能需要科学上网)

  1. https://customerconnect.vmware.com/ 上创建一个 VMware Customer Connect 帐户。

  2. 登录到 VMware Customer Connect。

  3. 导航到产品和帐户 > 所有产品。

  4. 找到 VMware vSphere,然后单击下载产品。

  5. 从选择版本下拉菜单中选择 VMware vSphere 版本。

  6. 选择 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 (ESXi) 的一个版本,然后单击转到下载。

  7. 下载 ESXi ISO 映像。

该步骤可能找不到8.0版本,只有7.0版本,需要转到英文网站界面进行注册下载

其他工具

Ventoy

官方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ventoy.net/cn/download.html

将U盘插入电脑,运行 Ventory 的可执行文件 Ventoy2Disk

点击【安装】,确认后就会抹除U盘内的数据。

微PE工具箱

官方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wepe.com.cn/download.html

我们只需它的启动ISO程序,下载后双击程序,点击右下角【生成可启动ISO】,选择【输出位置】,点击【立即生成ISO】。

规划网段

局域网IP地址段有3大类:

  • A类: 10 段,后三位自由分配,也就是 10.0.0.0 - 10.255.255.255

  • B类: 172.16 段,后两位自由分配,也就是 172.16.0.0 - 172.31.255.255

  • C类: 192.168 段,后两位自由分配,也就是 192.168.0.0 - 192.168.255.255

用一张有趣的图来形容就是:

由于后续我们会安装iKuai,OpenWrt,群晖DSM,所以这边提前规划好对应的IP地址:

  • iKuai:10.0.0.1

  • OpenWrt:10.0.0.2

  • 群晖DSM:10.0.0.3

  • ESXI管理地址:10.0.0.4

安装步骤

镜像导入U盘

将之前下载的ESXI镜像文件以及WePE的启动镜像,复制到U盘。

ESXI安装

该步骤需要将显示器以及键盘鼠标连接至软路由设备

BIOS设置

一般来说,开机时按住 DEL 键即可进入BIOS,不同主板按键可能不同。

  1. 打开处理器虚拟化(VT-x)

    VT-x是 intel 运用 Virtualization 虚拟化技术中的一个指令集。提供 x86 平台的硬件辅助虚拟化解决方案。能够将单台电脑软件环境分割为多个独立分区,每个分区均可以按照需要模拟电脑的一项技术。将多种系统整合到一台服务器或电脑中,使同一个物理平台能够同时运行多个同类或不同类的操作系统,以分别作为不同业务和应用的支撑平台。

  2. 打开VT-d

    英特尔定向 I/O 虚拟化技术 (VT-d) 是英特尔虚拟化技术 (VT) 的扩展,它向硬件提供虚拟化解决方案协助。英特尔 VT-d 能帮助用户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并改善 I/O 设备在虚拟化环境中的性能。这些都从本质上帮助 IT 管理人员通过减少潜在的停机时间而降低总拥有成本;并通过更充分地利用数据中心资源而增大生产性吞吐量。

  3. 打开AES

    AES 指令集:高级加密标准指令集(或称英特尔高级加密标准新指令,简称 AES-NI)是一个 x86 指令集架构的扩展,用于 Intel 和 AMD 微处理器,由 Intel 在 2008 年 3 月提出。该指令集的目的是改进应用程序使用 高级加密标准(AES)执行加密和解密的速度,可以提高出国留学的速度。

  4. 开启睿频加速技术

    在 CPU 技术设置选项中,找到 【Intel Turbo Mode Tech】 选项,有的主板可能会显示 【Intel Turbo Boost Tech】。至于【C-STATE】就先不开了。

    C-STATE 是 CPU 的电源管理功能,它会根据 CPU 的负载来管理 CPU 的能耗,和睿频加速技术结合,在运行单线程应用时,C-STATE 会关闭或降低其他核心的能耗,把这些能源加到执行程序的核心上提高CPU的执行效率。

  5. 设置USB启动

    在BOOT里把U盘设置为第一启动项。

    有些设备可能是开机按【F11】自动会跳出界面选择启动设备。

删除硬盘分区

如果是刚买的全新硬盘,还未使用的,那么一般来说不用做这一步:

重启开机后选择进入WePE,中间有个选项直接默认选择 Boot in normal mode 回车即可:

打开桌面上的 DiskGenius ,比如我是有分区的,直接【右键】-【删除所有分区】,最后点击上面的【保存更改】:

该操作风险极大,务必提前备份磁盘数据!

安装

重启后选择ESXI的镜像:

然后在跑码界面,按下: Shift + O ,在底部显示的命令行后面追加一个空格 + autoPartitionOSDataSize=16384

autoPartitionOSDataSize=16384 这个代码的意思是修改ESXI的占用空间大小,后面的数字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设置,8G就设置为8192(1024*8)。

如果不输入该代码直接安装,最终可能会占用大约120G的空间大小。

回车后会继续跑码,在 Starting service vmtoolsd 界面会等待1-2分钟,不是卡住了,稍等一会儿。

后续会跳出如下界面,按下【回车】继续:

按下【F11】接受协议:

选择你要安装的硬盘,我这边只有一块硬盘,另一个是U盘,注意不要选错磁盘了,然后按下【回车】:

键盘选项,默认 【US Default】:

接下来要求设置 root 账号的密码:

弹出一个确认框,按下【F11】进行安装:

等待安装完成:

安装完成后跳出提示:“在重启前移除U盘”。这时拔出U盘,按下【回车】:

配置

重启后来到主界面:

这时按下【F2】自定义设置,输入刚刚安装时的密码:

来到自定义界面,我们选择第三项:【Configure Management Network】

再选择第一项:【Network Adapters】,该项配置为选择你的 ESXI的后台管理网口,我们只选择一个 vmnic3,对应的就是设备上的 eth3 网口,也就是第四个网口。(根据自身设备的网口来进行选择,空格键为选择键)

这边建议每个网口都插拔一下,看看这边的0~3能不能与设备上的0~3对应起来。

这边还需要注意一个点就是:选择一个网口就可以了,如果全选择的话,后面就无法对网口进行直通。

接着,我们选择【IPv4 Configuration】,在弹出的界面内选择 第三项:设置静态地址以及网络配置。

IPv4 Address: 10.0.0.4     # 管理地址,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地址填写
Subnet Mask: 255.255.255.0  # 子网掩码,一般不变
Default Gateway: 10.0.0.1  # 默认网关,填写iKuai的网关

回车按【Esc】,再按【Y】确定应用并退出:

返回到主界面,可以看到地址已经变更成功了:

登录

现在可以将显示器以及键盘鼠标从软路由设备上取下,这时候打开平时使用的电脑,通过一根网线将这两台设备连接起来。连接软路由设备的网口需要插到刚刚设置的ESXI的管理网口。

打开【控制面板\网络和 Internet\网络连接】,在网络适配器界面选择该网口的网络【右键】-【属性】:

确定回车后,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s://10.0.0.1/ 即可访问ESXI的管理界面。

用户名: root密码: 之前设置的密码

设置

网卡直通

打开【主机】-【管理】-【硬件】界面,可以看到你的eth3硬件信息,勾选 除了ESXI管理口的剩余的网口,点击【切换直通】。

网络设置

打开【网络】-【虚拟交换机】界面,点击 vSwitch0,点击【编辑设置】,在【安全】选项,将其内容都勾选为【接受】。

这样操作的目的是让其网卡网口可以通用,而不必就是专口专用。

比如,现在管理ESXI插的是 eth3 网口,如果遵循其严格定义的话,该网口就只能用于管理ESXI,而无法作为它用,比如上网等

安装结束

至此,ESXI的安装以及配置结束了。接下来,可以将软路由设备放置在一个安静的小角落了~

ESXI系统安装最先出现在Forever Young

]]>
https://www.luxiyue.com/openwrt/esxi%e7%b3%bb%e7%bb%9f%e5%ae%89%e8%a3%85/feed/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