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用NAS系统的比较与尝试

前言

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使用Ubuntu Server搭建的NAS服务器,可以跑Docker,BT,Jellyfin,照片文件存储等服务。如果时隔快两三年了,期间使用也是非常稳定,耐不住折腾的心情,这两天再次尝试了一下市面上成品的NAS系统,这边就简单聊聊吧,以及我最后的选择。

导图

比较

系统 开源情况 优点 缺点
OpenMediaVault 完全开源 轻量、插件丰富 功能较基础
XigmaNAS 完全开源 ZFS支持、低资源占用 界面老旧
iStoreOS 部分开源 OpenWRT优化、插件中心 存储功能弱
飞牛OS 闭源 国产、媒体管理强 仅X86、新系统不稳定
U-NAS 核心闭源 LVM+RAID支持 社区支持弱
TrueNAS CORE 完全开源 企业级ZFS 仅FreeBSD
TrueNAS SCALE 完全开源 Linux+Docker支持 功能待完善
UnRAID 闭源 灵活存储、虚拟化 付费、文件系统一般
群晖 闭源 易用、生态完善 硬件绑定、价格高
威联通 闭源 高速网络、企业功能 安全性问题

尝试

这次尝试了几个系统:

  1. OpenMediaVault

    非常轻量,跑起来基本不占CPU内存,设置也比较简单,但是由于是基于Debian,在安装以及更新时会通过 debian.org 拉取,只能更换软件源。还有个问题就是docker需要加载社区插件 omv-extra 才行。

  2. iStoreOS

    安装非常简单,因为它是基于OpenWRT优化,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样的系统,由于我本身就有OpenWRT,再重新用它感觉功能太单一了,就是装几个软件,实现相应的功能,可玩性一般般。

  3. 飞牛OS

    去年发布的系统,主打影音这块,其实界面和群晖类似,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产品。

  4. TrueNAS SCALE

    要跑Docker,只能选择TrueNAS SCALE,支持ZSF存储,内存最低需求8G,偏企业级的应用,实现普通家用NAS有点大材小用。

  5. 黑群晖

    再次体验了一下黑群晖SA6400以及DS925+,给我的感觉现在没必要装黑群,直接飞牛OS就行。黑群相册的人脸识别我始终跑不起来。

体验完上面这些,OpenMediaVault以及TrueNAS SCALE是一类,飞牛OS黑群晖归于一类,iStoreOS稍微简单了点。

最终我选择完全开源的OpenMediaVault体验了几天,将我需要的功能都进行了尝试,与之前的Ubuntu Server相比,除了多一个管理界面,基本没有差别,CPU以及内存的占用这些都忽略不计,而且在设置Docker时,感觉还比较麻烦,各个设置虽然图形化了,但还是觉得Ubuntu Server的 compose.yml 看着更方便一些,给我比较繁琐的是稍微变更了某些设置,OMV界面中都要点一下确定才能应用。

最后

最后我还是乖乖的用回了原来的Ubuntu Server。

当然这个比较主观性的选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,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NAS的,新手推荐飞牛OS,界面简单实在,进阶一点的选择TrueNAS或者OpenMediaVault即可。其他系统没必要尝试。

0 0 投票数
文章评分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评论
最旧
最新 最多投票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滚动至顶部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